
此人是沈醉姐夫,曾救过林彪,1986年公安部取消其“战犯”身份
1986年四月,公安部对已故27年的余乐醒同志的问题展开了复查,内部文件指出:
关于“1949年为我所提供的服务”,以及“经过重新审查,我确认余乐醒同志的潜伏问题并未发现确凿证据,故此予以否认”,“基于此,我决定修正原先对其‘战犯’的定性,按照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来处理。”
余乐醒这个名字或许对许多人而言颇为生疏,然而,他的生涯轨迹却与诸多历史伟人并肩。他曾与李富春同乘一艘船远渡重洋,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他担任过叶挺独立团的中共总支书记;他是南昌起义部队指挥机关参谋团的成员;甚至,他还是林彪的救命恩人。
1901年,余乐醒在湖南醴陵浦口镇一个平凡的家庭中降生。早年,他成功考入广益中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波澜壮阔,余乐醒深受其影响。于是,在1919年,他与李富春等42位湖南青年携手,踏上了前往法国的征途。
在法国的留学生涯中,余乐醒不仅全神贯注于学业,系统地深入钻研机械与化学领域,更是在课余时光刻苦研习骑射技艺,磨砺出高超的射术。此外,他热衷于投身于进步社团,凭借过人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才能,逐渐在社团中崭露头角。
1925年,遵照党组织的部署,余乐醒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征程,在此深入学习政治保卫专业知识,为将来投身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1926年,余乐醒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归国,投身于广东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的工作,同时亦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一职。在北伐战争前夕,他被任命为叶挺独立团的政治指导员,肩负起团内中共总支部书记的艰巨使命。随着叶挺独立团扩编为第七十三团,他亦继续履行党总支书记的职责。
1927 年的开端,余乐醒为了进一步提升情报工作与秘密保卫技能,毅然决然重返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潜心研学。同年,他归国后,投身于南昌起义的壮举,荣膺“前委”之列。
值得关注的是,在组织调派余乐醒至前敌委员会任职之际,特命陈毅接任其原有职位。
陈毅抵达团部办理报到手续之际,当时担任七连连长的林彪前来禀报,指出七连一个月的伙食费竟被一名勤务兵盗取。听闻此事后,团长怒火中烧,意图枪毙林彪。在这紧急关头,余乐醒迅速介入调解,并提出由陈毅亲自处理此事的建议。鉴于战事迫在眉睫,不宜轻易对干部施以惩处,陈毅成功说服了团长,从而使得林彪得以幸免于难。
然而,在南昌起义的部队撤离南昌之际,余乐醒承担起炸毁桥梁的重任,却遭遇重重阻碍。部队南征后,又陷入了失败的困境。正当此等关键时刻,他却犯下了携带部队经费擅自脱离队伍的严重过失。
1928年1月,尽管余乐醒在上海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承诺愿意接受相应的惩处,然而不久后,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络,最终彻底与党组织断绝了关系。
自党组织关系解除后,余乐醒于上海法租界创立了我国首所综合性汽车专业学校——中华汽车专门学校。凭借其深厚的机械工程学造诣,他细致规划了高级机械课程、初级培训以及驾驶与修理速成班等系列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
1929年,余乐醒应冯玉祥之邀,投身于兰州的建设事业。翌年,杨虎城将其擢升为陕西省机器局副局长。然而,到了1931年,由于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他选择辞去职务,重返上海。
1932年,余乐醒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剧烈转变,他毅然投身于戴笠所创立的“复兴社”,从此成为了戴笠的得力助手。同年秋季,戴笠将上海站提升为华东区,并委以重任,任命余乐醒担任区长一职,负责上海、浙江、福建、徐海等地的相关工作。尽管如此,除了上海地区,其他区域并未完全听从他的调度,因此他最终仅负责上海地区的事务。进入冬季,他还推荐自己的妻弟沈醉加入了国民党特务组织。
在担任上海特区区长期间,余乐醒面对中共所开展的特务活动,成效有限。因此,他被戴笠调往杭州,委以重任,担任特务警员训练班副主任一职。在训练班中,他凭借卓越的教学才能,赢得了“训练专家”、“化学博士”、“王牌特工”以及“特工导师”等多重赞誉。
然而,随着余乐醒的名声日益响亮,却引起了戴笠的警觉与猜疑,不久之后,他便被调离了训练机构。
1938年岁末,汪精卫背叛国家,投向敌方怀抱。蒋介石随即下达严令,责成戴笠负责执行刺杀行动。
戴笠火速集结“特别行动组”,并委以陈恭澍担任组长之职,余乐醒则兼任副组长并负责技术指导。该行动组精心策划了包括面包投毒、浴室下毒、以及跟踪狙击在内的多项行动,然而,这些举措皆以失败收场。
自此,戴笠对余乐醒的信任感逐渐消散,遂将其调任负责战时军事运输事务。
1941年,余乐醒被任命为军统遵义植物油炼制代汽油厂的厂长。然而,不久后,他因贪污之嫌被人举报,戴笠便趁机将他免职并监禁。直至1946年戴笠去世,余乐醒才得以重获自由。
重获自由之身,余乐醒虽已获得官职,然而此刻,他早已洞悉了国民党的堕落本质,深感其衰败之兆已现,于是毅然决然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络,并在上海愚园路的寓所内秘密庇护中共地下无线电台。
此事迅速被毛人凤洞察,他遂派遣毛森进行暗杀行动。幸而有人及时传递消息,余乐醒才得以侥幸逃脱。此后,毛人凤又指使“保密局”上海站站长王方南企图将他绑架至台湾,然而由于上海即将迎来解放,特务们疲于应付,这一绑架计划最终未能得逞。
解放上海之际,三野联络部部长陈同生寄望于余乐醒能够动员时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的沈醉发动起义。余乐醒便立即致信沈醉,并委托他人将信件送往昆明。
当时正值蒋介石下令的大规模搜捕时期,云南地区形势紧张。送信人未能如愿与沈醉见面,策反计划因而以失败告终。余乐醒对此深感懊悔,自责地说:“是我误导了他,是我让他陷入了险境。”
新中国成立之际,1953年,余乐醒受命于合肥矿山机器厂,肩负工程师之重任。
在“三反五反”运动期间,他遭受了审查的磨难。1955年,余乐醒因涉嫌“潜伏”被捕,被投入监狱。次年,即1957年,他被定性为“战犯”,并被囚禁于北京的秦城监狱。遗憾的是,1959年,余乐醒在狱中因病不幸离世。
信息综合自:
携手同行:《揭秘“军统元老”余乐醒的投诚与抗争之路》
Powered by 快乐8有什么规律和技巧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